Redis6.0之后为什么又引入多线程?

1、传统阻塞IO模型
在看反应器模式前,这里有必要提一下传统阻塞IO模型的处理方式。
在传统阻塞IO模型中,由一个独立的 Acceptor 线程来监听客户端的连接,每当有客户端请求过来时,它就会为客户端分配一个新的线程来进行处理。当同时有多个请求过来,服务端对应的就会分配相应数量的线程。这就会导致CPU频繁切换,浪费资源。
有的连接请求过来不做任何事情,但服务端还会分配对应的线程,这样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线程开销。这就好比去餐厅吃饭,拿着菜单看了半天发现真的贵,然后就走人了。这段时间等点菜的服务员就相当于一个对应的线程,要点菜可以看作一个连接请求。
Redis6.0之后为什么又引入多线程?插图

 

同时,每次建立连接后,当线程调用读写方法时,线程会被阻塞,直到有数据可读可写, 在此期间线程不能做其它事情。还是上边餐厅吃饭的例子,你出去转了一圈发现还是这家性价比最高。回到这家餐厅又拿着菜单看了半天,服务员也在旁边等你点完菜为止。这个过程中服务员什么也不能做,只能这么干等着,这个过程相当于阻塞。

这样的方式,每来一个请求就要分配一个线程,并且还得阻塞地等线程处理完。有的请求还只是过来连接下,什么操作也不干,还得为它分配一个线程,对服务器资源要求那得多高啊。遇到高并发场景,不敢想象。对于连接数目比较小的的固定架构倒是可以考虑。

2、伪异步IO模型
一种通过线程池优化的解决方案,采用线程池和任务队列的方式。这种被称作伪异步IO模型。
当有客户端接入时,将客户端的请求封装成一个 task 投递到后端线程池中来处理。线程池维护一个消息队列和多个活跃线程,对消息队列中的任务进行处理。

这种解决方案,避免了为每个请求创建一个线程导致的线程资源耗尽问题。但是底层仍然是同步阻塞模型。如果线程池内的所有线程都阻塞了,那么对于更多请求就无法响应了。因此这种模式会限制最大连接数,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  继续用上边的餐厅来举例,餐厅老板在经营了一段时间后,顾客多了起来,原本店里的5个服务员一对一服务的话根本对付不过来。于是老板采用5个人线程池的方式。服务员服务完一个客人后立刻去服务另一个。
  这时问题出现了,有的客人点菜特别慢,服务员就得等待很长时间,直到客人点完为止。如果5个客人都点的特别慢的话,这5个服务员就得一直等下去,就会导致其余的顾客没有人服务的状态。这就是上边所说的线程池所有线程都被阻塞的情况。
那么这种问题该如何解决呢?别急, Reactor 模式就要出场了。
欢迎使用66资源网
1.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,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!
2.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,您必须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!
3. 不得使用于非法商业用途,不得违反国家法律。否则后果自负!
4. 本站提供的源码、模板、插件等等其他资源,都不包含技术服务请大家谅解!
5.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、失效或广告,请联系管理员处理!
6. 如遇到加密压缩包,请使用WINRAR解压,如遇到无法解压的请联系管理员!
7. 本站有不少源码未能详细测试(解密),不能分辨部分源码是病毒还是误报,所以没有进行任何修改,大家使用前请进行甄别!

66源码网 » Redis6.0之后为什么又引入多线程?

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

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